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曙光期刊:36期

曙光

人權、和平、對話-綠島沖繩國際交流紀要 文 李吉崇

因應國家人權政策進入新階段,3月14日至18日由文建會洪副主委慶峰率領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林館長等人,至日本沖繩進行為期五天的人權國際交流,與沖繩三座和平博物館交流並參訪文化產業,交換人權場館之經營管理經驗以及吸收文化產業知能,作為發展文化政策之參考。

2009 年5月馬總統簽署兩項國際人權公約,2010年文建會宣佈將成立「國家人權博物館」,宣示了國家的人權政策即將進入另一個階段。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 2010年邀請沖繩縣立平和祈念資料館、姬百合平和祈念資料館以及佐喜真美術館三位館長與園區進行交流,成效良好。交流期間沖繩縣立平和祈念資料館並邀請 2011年3月在沖繩共同主辦學生人權展覽,這項國際人權展覽促成這次國際交流計畫。

3月16日至4月17日與沖繩縣平和祈念資料館共同主辦的「兒童、未來、訊息」學生人權聯展,由雙方提供歷年兒童學生人權作品徵集優選的繪畫及新詩作品計106件,於沖繩縣立平和祈念資料館企劃室展出。3月16 日開幕式由洪副主委慶峰與大川芳子館長共同主持,洪副主委表示,看見沖繩與臺灣的未來主人翁,以藝術的形式表達對於人權與和平的反省及想像,對於推動和平的普世價值,有著積極正面的意義。沖繩縣政府文化環境部下地寬部長以及沖繩文化界代表多人出席觀禮,日本琉球放送電視臺等新聞媒體並至現場採訪報導,引發當地參觀人潮。   

此次國際交流的另一個重點是與沖繩縣立平和祈念資料館、姬百合平和祈念資料館以及佐喜真美術館的交流。這三座和平博物館公立民營都有,雖然設立隸屬不同、經營模式各有特色,但同樣堅定持守反戰和平的「沖繩之心」、以學生為主要對象的教育推廣作法,以及情境體驗的展示方法,值得綠島、景美人權園區辦理推廣人權教育之參考。   

在參訪沖繩文化產業並與文化人士交流部份,1992年依照文史資料重建的「首里城公園」,2002 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這個以“重建”為主體的園區,顛覆了傳統上認為世界文化遺產需要原有遺址建築保存良好的概念。以鐘乳石地景聞名的「玉泉洞琉球王國村」,重現琉球王國城下町傳統建築,並設置各種精彩的工坊,讓遊客體驗在地文化故事的同時,也帶動沖繩在地文化產業。 交流行程也參訪沖繩縣立博物館美術館,該館建設經費超過70億臺幣,法制化的組織分為縣府管理以及委外經營兩部份,致力於在地自然人文藝術的典藏、研究、展示及教育推廣。而浦添市美術館,是沖繩第一座公立美術館以及日本唯一漆器專門博物館,館方開辦許多研習課程,並配合會友制度的推廣作法,均值得學習參考。   

另外在洪副主委帶領下拜會與臺東有超過十年交流情誼的宜野灣文化協會,該會預定於今年7月下旬組團參加臺東「馬卡吧嗨」系列的表演活動。此外,本次國際交流活動在重田照吉會長、安里庸男副會長以及幹部會友等多人全力協助下,圓滿順利完成。

綠島與沖繩有同樣的黑潮洋流與季風經過,自然環境相似。在日本殖民臺灣時代(1895-1945),便有沖繩漁民來到綠島傳授捕漁及柴魚製作技術,帶動綠島漁業發展。1911至1919年日本人在綠島設立「浮浪者收容所」,開啟綠島監獄歷史。地理自然環境接近、長遠的歷史情感,以及同樣處於重要觀光區域的人權和平場館經營環境,這些因素使得雙方交流沒有隔閡,相關的思考及作法也均值得參考學習。

如同85歲的姬百合平和祈念資料館宮良館長所言:「人權是需要共同努力的」,以及沖繩縣立平和祈念資料館大川芳子館長提到:「人權是被創造出來的」,顯示世界邁向人權和平的道路,需要長期共同努力,才有辦法繼續前進。值此國家人權政策大步前進的關鍵時刻,我們相信,這次的人權國際交流是好的開始,未來應更積極的投世界人權和平博物館的行列,善盡己力讓世界更美好!

圖片檔案下載:曙光第36期-正面,另開新視窗曙光第36期-反面,另開新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