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曙光期刊:38期

曙光

藝術一斤值多少?東岸西岸雙邊美學對談 座談會 文 徐瑞雲

臺東生活美學館在5月28日邀請西部藝術學者及臺東在地藝術學者、工作者以雙邊對談方式,讓民眾從藝術價值的雙向討論中,了解如何評定藝術的價值;大家齊聚一堂參與「藝術一斤值多少?東岸西岸雙邊美學對談」座談會。   

本次座談會邀請謝里法教授擔任主講人,鄭華鈞、廖光亮、林建成等三位嘉賓為與談人,以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對「藝術、價值」的議題做進一步的探討與大家一齊分享。   

主講人謝里法教授曾週遊列國學習畫作,身份是畫家、作家、教授也是評審,人生的資歷是多重且豐富的,他在座談會中談到「辯論」這件事的過程其實是十分有趣的,雙方就討論議題展開攻防,不論是非對錯,不管角度看法,都在辯論過程中彼此由理直氣壯到激發火花,由想通到修正進而改變雙方堅持的立場及態度。   

謝里法透過「辯論」這個話題延伸出藝術價值是否有高低的區分?藝術一斤值多少?他認為,藝術與文化都無法評斷高低,因為藝術、文化都是直接反應當代時空背景,地方環境不同衍生的風土民情自然不同。在談話過程中,睿智謙和的謝教授沒有直接向眾人說明藝術一斤到底值多少?卻留下許多正面寓意協助民眾深度思考。   

本地陶藝家廖光亮表示,藝術很難去評定價格,他反而以承襲排灣族的傳統精神解釋朋友之間不計較買賣利益,只是純然分享創作的快樂,這樣的藝術無價;鄭華鈞則以師生共同從事社會服務美化社區工作的經驗,分享教學的快樂與無價的回饋,他認為,創作過程不以金錢計算,參與過程就是即大的收獲。   

林建成也分享個人心得,他表示,許多都蘭藝術創作者在海邊撿拾漂流木,自然地也以漂流木作為創作素材,在一次颱風的蹂躪下,朋友所有的創作在一夜之間全數沖毀,他問朋友會不會難過?朋友說,漂流木取於自然也回歸自然,怎會難過!這讓他有了新的學習體認,這種平民生活藝術內涵更勝於售價高低的評定。同時也讓他開啟了一個很不一樣視野,「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又是山」的心境轉折與頓悟。 

圖片檔案下載:曙光第38期-正面,另開新視窗曙光第38期-反面,另開新視窗